2016年8月23日 星期二

寶可夢給予我的教學省思

       
最近寶可夢的手機遊戲瘋行,在FB上不難看到許多親朋友好友發文,轉貼公園裡聚集許多寶可夢的玩家,身為第一線程式設計教育工作者,同時觀察我這群可愛的學生,突然有一些想法想與各位家長分享。因為對於教育的熱忱,不見得我的想法和觀念是百分之百是對的,您是教師或者是家長,本人提供一些想法讓大家一起思考,與您共同為學子培育出未來優秀人才。

 遊戲是兩面刃,可富國強民,亦可衰敗滅亡
        本人並不否認電玩娛樂性的貢獻,打game是每一個男孩必經成長過程。人在遊戲中學習知識和技能的成效是眾所皆知的,打從娘胎開始,人類的腦部認知發展不都是透過遊戲學習來的。Scratch利用圖形化的介面,生動的動畫和音效吸引小朋友學習程式語言的邏輯;葉丙成教授與他的學生團隊研發PaGamO,讓使用他的學生的引起好勝心,提升學生作答練習的慾望。相反的,反觀最近很火紅的寶可夢手機遊戲,我們不可以完全否定它沒有可取之處,遊戲之為有趣,是因為通常混合很多有趣的內容。但是如果一個遊戲造成社會秩序混亂和個人危險,這個遊戲的價值性就必須審慎評估。公園裡的人群,並非大家坐下來乘涼聊天聯絡感情,卻是低頭滑手機,人與人互動變少了!有人稱這個現象是“喪屍行為”。同時當一個人沉浸在遊戲情境中,對於周遭關心度和工作效率一定造成某種程度的傷害。遊戲好比藥物,良藥能治百病;不好的遊戲就像毒品,上癮無法治拔,甚者行屍走肉。這種情境與清朝受鴉片的荼毒一樣,全國上至官員,下至平民百姓一同吸食鴉片,讓整個國家頹廢腐敗,民不聊生,外敵不失一兵一卒,可賺取大量財富亦可輕而易舉消滅他國。再者,另一個情境讓大家想像,假如有位公車司機對於寶可夢非常沈迷,一邊玩一邊開車,突然停下來,告訴車上所有乘客,等我一下捉寶!你一定會痛罵他吧! 但你同時也可以看看你手上手機,是否也在玩呢?暴力遊戲引起許許多多的社會問題,像是CS絕對武力之類遊戲,裡頭教導你如何使用槍枝和刀刃將敵人消滅,淺移默化引響青少年的心理健康,前陣子鄭捷的社會事件便是一個血淋淋的例子。現在的年輕學子是國家未來的主人,關係我們國家未來是否富強的關鍵。我們身為家長和老師,應該不是一昧禁止他們遠離電腦電玩,而是要監督和教導他們如何從3C產品獲得正面的成就感。

喜歡電玩不等於喜歡電腦
       大多來找我談教育經的爸媽通常會說這句話:「我家小朋友很愛玩game,倒不如讓他來學scratch!」想當然爾!這大多是男孩子居多。 現在我們已經很習慣將電腦和電玩聯想在一起,電腦變成一個娛樂工具,話說回來,電腦在娛樂方面的通路還是勝過工作用途。我通常都會跟家長說「這些想法很棒!」,但是這僅限於“想法”,不能劃上等號。為什麼如此說呢?在教學經驗中,我將學生有大致分成兩類,第一類喜歡探究電玩背後的運作原理,創意十足很喜歡去修改遊戲中的每個角色,而且很喜歡問問題,勇於挑戰較難的問題,非常願意去嘗試錯誤;第二類學生是我認為最糟糕的!只想使用遊戲來娛樂自己,對任何事感到意興闌珊,給予鼓勵與引導卻有強烈的排斥感,甚者會影響到班上的學習氣氛!這類的學生雖剛開始會被scratch有趣的介面和動畫吸引,過了幾堂課之後,因為課程複雜度增加,漸漸出現排斥學習的現象,時常會出現“好累唷!好無聊”等話語!雖說引起學習動機是老師的責任,在課程教材的設計上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。
     
     的確!有很多優秀的程式設計師,都有一些共通性,從小開始非常喜歡電玩,因為想著如何去破解關卡!因此會嘗試去研究它的遊戲弱點。每個職業電競比賽選手,看似在玩,但他們懂得如何團隊合作、如何策略佈局、過人的反應能力,都是從遊戲中學習到的,這類的孩子也會觀摩別人的作品去玩它去想它。有趣的是在那解決問題霎那間,他們會深深吐一口,說 「誒!終於....」,看到他們沉浸在這個過程中與專注的眼神,感到莫大欣慰,班級上的整體氣氛也會凝聚提升。。

學程式語言不應是目的性,應該當作是必備的能力
     自從107年要將程式設計納入課綱,許多家長開始緊張,希望自己的小孩可以學習程式設計,不能輸在起跑點上,身為業者的我們當然覺得一個市場契機。然而,當初我創辦奔FUN數位時,壓根子沒想到這些,只覺得現在的開放資源的軟體愈來愈多,也愈來愈好用。雖然功能無法與大廠軟體一樣強大,也非就業市場的主流軟體,但因為開放資源軟體是免費任意修改,對於成人和兒童來說,可說是低成本的學習資源。更有些諸如blender動畫軟體,也可做出跟3d max和Maya相同的動畫效果。不管軟體再怎麼變,程式語言再怎麼學,萬法歸宗、觸類旁通,透過學一種軟體和程式語言,對於以後學習其他數位工具是非常有助益。因此,我們提倡使用Blender做動畫、123D做3D、Scratch學程式、 Arduino開發版操作機器人,不崇尚品牌教具,從手邊低廉的工具開始做起。

嚴格控管電腦使用頻率帶來的副作用
        近來我們也觀察到有一些學生操作電腦的熟練度不佳,這有可能是因為3C產品引起的學童和青少年社會案件層出不窮。過猶而不及的結果是造成小朋友一碰觸3C就是千載難逢的機會,平日無法打電玩慾望終於可以解脫,很容易無法控制情緒和自制力。家長們應該是適時讓他們有使用遊戲的時間,不是叫小孩遠離危險,而是萬一遇到危險時,要如何逃離危險。
我們老師上課時間有時常留意以下幾點,同時也給各位家長參考
1.打哪種類型的電玩與同儕間討論的內容
2.打電動時情緒的變化
3.適時引導如何使用3C產品和上網

同儕真得很重要!影響了情緒變化和遊戲類型。爆粗口和玩較暴力的電玩,都是互相模仿而來。上課脫序的行為我們會嚴加規勸,給予正確的輔導和規勸,讓他們了解什麼才是電腦正確使用方法。學Scratch的小孩不會變壞!因為他懂得遊戲背後原理、背後的心理學,不會讓自己沈迷於網路遊戲中。


        最後做個總結,學習使用數位工具是未來必備的能力,就像office一樣,造就了無紙化的世代。任何事物都有一體兩面,了解它就會善用它,道德操守問題就用它來犯罪。3C產品是無法避免使用的,科幻電影預告我們未來世界都是物聯網的世代,唯有教導正確的使用觀念才能防止沈迷網路世界和電玩世界。寶可夢近來造成的社會問題,真的必須讓我們省思,大概是因為台灣人生活上沒有獲得足夠的成就感和滿足,而寄情在手機遊戲之中。也別再說台灣人沒有未來競爭力!應該想想背後因果關係是什麼? 身教重於言教,當大人們都在日夜瘋狂的玩寶可夢時,我們大人又有任何說服力禁止小朋友玩戲呢?! 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